【陈宝琛简介】陈宝琛(1846年-1935年),字伯潜,号弢庵,晚号沧趣老人,福建闽县(今福州)人。他是清末民初的重要政治家、教育家和书法家,曾参与戊戌变法,是清末维新派的重要人物之一。陈宝琛一生致力于教育改革与文化传承,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
他早年中进士,曾任翰林院编修、国子监祭酒等职。后因支持变法,被慈禧太后贬谪,但其思想始终未改。晚年退隐,创办福建优级师范学堂(现福建师范大学前身),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发展。他的书法作品也颇具艺术价值,尤以楷书见长。
| 项目 | 内容 |
| 姓名 | 陈宝琛 |
| 字 | 伯潜 |
| 号 | 弢庵、沧趣老人 |
| 出生年份 | 1846年 |
| 去世年份 | 1935年 |
| 籍贯 | 福建闽县(今福州) |
| 职业 | 政治家、教育家、书法家 |
| 主要成就 | 参与戊戌变法;创办福建优级师范学堂;推动近代教育发展;书法造诣深厚 |
| 代表思想 | 维新思想、教育救国 |
| 晚年生活 | 退隐福建,专注教育与书法 |
陈宝琛的一生,体现了传统士大夫在时代变革中的挣扎与坚持。他虽未能实现变法理想,却为中国教育现代化留下了宝贵遗产。他的精神与贡献,至今仍被后人铭记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