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恨不相逢未嫁时全诗】一、
“恨不相逢未嫁时”出自唐代诗人张籍的《节妇吟》,原诗为:
> 君知妾有夫,赠妾双明珠。
> 感君缠绵意,系在红罗襦。
> 妾家高楼连苑起,良人执戟明光里。
> 知君用心如日月,事夫誓拟同生死。
> 还君明珠双泪垂,恨不相逢未嫁时。
这首诗通过一位女子对丈夫忠诚的态度,表达了她对爱情的坚守与内心的矛盾。诗中“恨不相逢未嫁时”一句,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经典名句,常被用来表达对错失良缘的惋惜之情。
该诗语言质朴,情感真挚,虽为女性视角,却展现出强烈的情感力量和道德操守,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与思想深度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诗名 | 《节妇吟》 |
作者 | 张籍(唐代) |
出处 | 《全唐诗》 |
核心诗句 | “还君明珠双泪垂,恨不相逢未嫁时。” |
诗歌主题 | 女性忠贞、爱情与婚姻的矛盾 |
诗中人物 | 女子、丈夫、赠珠者 |
表达情感 | 忠诚、遗憾、无奈、深情 |
后世影响 | “恨不相逢未嫁时”广为流传,成为经典名句 |
文学风格 | 质朴自然,情感真挚 |
思想内涵 | 强调忠贞美德,反映古代女性的社会地位与情感困境 |
三、结语
“恨不相逢未嫁时”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,也折射出古代社会对女性婚姻与道德的要求。张籍以细腻笔触描绘了女子内心的挣扎与坚定,使这首诗超越了时代的局限,至今仍能引发读者共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