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薛定谔简介】奥地利物理学家埃尔温·薛定谔(Erwin Schrödinger)是20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,以其在量子力学领域的贡献而闻名于世。他不仅提出了著名的“薛定谔方程”,还通过“薛定谔的猫”思想实验引发了对量子理论哲学意义的广泛讨论。他的研究为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。
一、人物背景
项目 | 内容 |
全名 | 埃尔温·薛定谔(Erwin Schrödinger) |
出生年月日 | 1887年8月12日 |
逝世年月日 | 1961年1月4日 |
国籍 | 奥地利 |
领域 | 物理学、量子力学、生物学 |
主要成就 | 薛定谔方程、薛定谔的猫、生命是什么 |
二、主要贡献
1. 薛定谔方程
薛定谔在1926年提出了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波动方程——薛定谔方程。这一方程是量子力学的核心内容之一,用于计算粒子在不同条件下的波函数变化,从而预测其行为。
2. 薛定谔的猫
为了说明量子叠加态的荒谬性,薛定谔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思想实验:一只猫被关在一个盒子里,与放射性原子和毒药装置相连。只有当原子衰变时,猫才会死亡。在未观察之前,猫处于“既死又活”的叠加态。这个实验引发了关于量子测量和现实本质的哲学思考。
3. 《生命是什么?》
在1944年出版的著作《生命是什么?》中,薛定谔从物理学角度探讨了生命的本质,提出遗传物质可能是一种“非周期性晶体”,这一观点启发了后来DNA结构的发现者沃森和克里克。
三、学术生涯
时间 | 事件 |
1906–1910 | 在维也纳大学学习物理和数学 |
1910–1914 | 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,担任气象观测员 |
1920–1921 | 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任教 |
1926 | 提出薛定谔方程,奠定量子力学基础 |
1933 | 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(与狄拉克共同获奖) |
1935 | 提出“薛定谔的猫”思想实验 |
1940–1956 | 在都柏林高等研究院工作 |
1956–1961 | 返回奥地利,在因斯布鲁克大学任教 |
四、个人风格与影响
薛定谔不仅是一位严谨的科学家,也是一位哲学思考者。他对科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有深刻理解,并试图用物理学解释生命现象。他的作品常常带有文学色彩,语言优美,逻辑清晰。他的思想影响了后来的量子力学发展、生物学以及哲学领域。
五、总结
薛定谔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,他的贡献不仅限于物理领域,更扩展到生物学和哲学。他提出的薛定谔方程是量子力学的基石,而“薛定谔的猫”则成为科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实验之一。他的跨学科思维和对自然界的深刻洞察,至今仍启发着无数学者和研究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