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乐不思蜀的意思是什】“乐不思蜀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,出自《三国志·蜀书·后主传》。它原本用来形容刘禅在蜀国灭亡后,仍然安于现状、不思复国,后来引申为一个人安于现状,乐于眼前的快乐,而不怀念过去的故乡或旧日的生活。
一、
“乐不思蜀”字面意思是“快乐得不想回蜀地”,比喻人安于现状,满足于当前的幸福生活,忘记了过去或故乡。这个成语常带有贬义,表示人缺乏进取心或对过往的留恋。
该成语来源于三国时期蜀汉后主刘禅的故事。在蜀国灭亡后,他被带到魏国,虽然失去了国家,但他却依然过着安逸的生活,甚至对诸葛亮的辅佐也表现出一种依赖和懒散的态度,因此被后人讥讽为“乐不思蜀”。
二、表格展示
词语 | 乐不思蜀 |
拼音 | lè bù sī shǔ |
出处 | 《三国志·蜀书·后主传》 |
原意 | 刘禅在蜀亡后仍安于现状,不思复国 |
引申义 | 安于现状,乐于眼前生活,不思故土或过往 |
情感色彩 | 贬义 |
使用场景 | 描述人缺乏上进心或对过去的依恋 |
近义词 | 安于现状、乐而忘返、沉溺享乐 |
反义词 | 忧国忧民、思乡念旧、奋发图强 |
三、延伸理解
“乐不思蜀”虽然表面上讲的是刘禅的安逸,但现代人常用它来提醒自己不要沉迷于眼前的舒适,而忽略了长远的目标或对过去的反思。在职场、学习、生活中,适度的“乐”是必要的,但过度的“乐”则可能让人失去奋斗的动力。
因此,“乐不思蜀”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,也是对现代人的一种警示:在享受生活的同时,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,不忘初衷,不忘初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