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古诗蝉的全文解释】《古诗蝉》是唐代诗人李峤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,全诗语言简练、意境深远,借蝉之鸣声表达诗人对人生、仕途的感悟。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解读,并以表格形式总结其内容。
一、原文及翻译
原文:
《蝉》
西陆蝉声唱,南冠而致疑。
那堪玄鬓影,来对白头吟。
露重飞难进,风多响易沉。
无人信高洁,谁为表予心?
翻译:
秋日里蝉声阵阵,我却因被囚禁而心生疑惑。
怎堪忍受乌黑的蝉影,与我白发苍苍的身影相对?
露水沉重使它难以飞翔,风声喧嚣让它的声音难以传远。
没有人相信它高洁的品性,谁能为我表白我的心志?
二、诗歌赏析
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蝉的生存状态,实则借蝉抒怀,表达了诗人身处困境时的孤独、无奈与不被理解的苦闷。诗中“蝉”象征着高洁之士,而“露重”“风多”则象征着外在的压迫与阻力。诗人通过描写蝉的处境,暗喻自己虽有才华却遭人误解、无法施展抱负的境遇。
三、(表格形式)
项目 | 内容 |
诗名 | 《蝉》 |
作者 | 李峤(唐代) |
体裁 | 五言绝句 |
主题 | 借蝉抒怀,表达孤寂与不被理解的苦闷 |
意象 | 蝉、露、风、白发、玄鬓 |
象征意义 | 蝉——高洁之士;露与风——外在压力;白发——年老与困境 |
情感基调 | 悲凉、忧郁、无奈 |
艺术手法 | 借物抒情、托物言志、对比映衬 |
思想内涵 | 表达对人生遭遇的感慨,以及对理想与信念的坚守 |
四、结语
《古诗蝉》虽篇幅短小,但寓意深刻,展现了李峤高超的艺术造诣与深沉的思想情感。它不仅是一首咏物诗,更是一首充满哲理与人生感悟的作品,值得后人细细品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