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词语割肉饲虎的意思】“割肉饲虎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割下自己的肉去喂老虎”,用来比喻为了顾全大局、保全他人或避免更大的损失,而做出自我牺牲的行为。这个成语带有强烈的牺牲精神和奉献意识,常用于形容在关键时刻为他人或集体利益而主动放弃个人利益。
一、词语解析
词语 | 割肉饲虎 |
拼音 | gē ròu sì hǔ |
出处 | 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今民皆知之,而莫肯以死报国。”后世引申为“割肉饲虎”之意。 |
含义 | 比喻为了保全他人或大局,甘愿牺牲自己。 |
用法 | 多用于书面语,形容人有责任感、无私奉献的精神。 |
近义词 | 自我牺牲、舍己为人、以身殉道 |
反义词 | 自私自利、损人利己、见利忘义 |
二、使用场景与例子
场景 | 示例 |
工作场合 | 在公司面临危机时,老员工主动承担更多工作,甚至放弃加薪机会,被称为“割肉饲虎”。 |
家庭关系 | 父母为了孩子的教育,省吃俭用,甚至牺牲自己的生活品质,体现了“割肉饲虎”的精神。 |
社会事件 | 在灾难发生时,志愿者不顾自身安危,奔赴一线救援,正是“割肉饲虎”的现实体现。 |
三、总结
“割肉饲虎”这一成语不仅表达了深刻的道德含义,也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中重视集体、强调牺牲精神的文化内涵。它提醒人们,在面对困难和选择时,有时需要放下个人得失,以更宽广的胸怀去承担责任和使命。
在现代社会中,“割肉饲虎”虽然不常被直接使用,但其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。无论是职场、家庭还是社会,这种无私奉献的态度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