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日本48手都有什么】“日本48手”这一说法在围棋界中并不常见,通常指的是日本围棋历史上著名的48种经典定式或手筋。这些定式是历代棋手在实战中总结出来的、具有高度战术价值的下法,常用于布局、中盘和收官阶段。虽然没有官方统一的“48手”清单,但根据历史文献和现代围棋研究,可以整理出一些被广泛认可的经典定式。
以下是对“日本48手”的总结与介绍,并以表格形式展示部分代表性定式。
一、概述
在日本围棋发展中,许多著名棋手如吴清源、岩本薰、高川格等都对定式进行了深入研究。他们不仅继承了传统定式,还不断推陈出新,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开局体系。因此,“日本48手”更多是一种象征性的说法,代表了日本围棋在定式方面的深厚积累。
二、日本48手代表性定式(节选)
序号 | 定式名称 | 类型 | 特点说明 |
1 | 小目对小目 | 布局 | 双方均下在小目,注重实地与外势的平衡 |
2 | 三三对小目 | 布局 | 一方下三三,另一方下小目,形成攻防转换 |
3 | 中国流 | 布局 | 两子靠边,形成厚势,适合后发制人 |
4 | 高中国流 | 布局 | 在中国流基础上提高一子,增强外势 |
5 | 二连星 | 布局 | 两个星位相连,强调中央控制 |
6 | 四线挂角 | 开局 | 在四线位置挂角,试探对方意图 |
7 | 三线挂角 | 开局 | 在三线位置挂角,压制对方发展 |
8 | 挂角打吃 | 中盘 | 通过挂角并打吃对方棋子,迫使对方应对 |
9 | 大雪崩定式 | 中盘 | 典型的复杂局面,双方争夺中央势力 |
10 | 小雪崩定式 | 中盘 | 简化版的大雪崩,适用于对局初期 |
11 | 轻灵定式 | 布局 | 强调灵活机动,避免过于拘泥于固定模式 |
12 | 棋形定式 | 布局 | 注重棋子的形状与效率,追求简洁有力 |
13 | 三间飞 | 布局 | 一种常见的挂角方式,兼具攻击与防守 |
14 | 长生定式 | 中盘 | 通过连续走子形成活棋,防止被围剿 |
15 | 倒脱靴 | 收官 | 在收官阶段利用对手失误,反杀对方棋子 |
16 | 飞刀 | 布局 | 快速扩张势力,威胁对方薄弱点 |
17 | 虎口 | 中盘 | 保护己方棋子,同时限制对方发展空间 |
18 | 打入 | 中盘 | 在对方势力范围内下子,破坏其结构 |
19 | 点眼 | 中盘 | 通过点入对方眼位,迫使其做活或逃窜 |
20 | 跳 | 布局/中盘 | 一种灵活的连接方式,增强棋子之间的联系 |
> 注:以上仅为部分代表性定式,实际“日本48手”涵盖范围更广,包括各种布局、定式、手筋及收官技巧。
三、总结
“日本48手”并非一个固定的名单,而是对日本围棋传统定式和战术的统称。它反映了日本围棋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独特风格与智慧。对于学习围棋的人来说,掌握这些定式不仅能提升棋力,还能更好地理解围棋的深层逻辑。
如果你对某个具体定式感兴趣,可以进一步查阅相关书籍或视频资料,深入研究其变化与应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