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百科知识 > 甄选问答 >

重足而立基础解释

2025-08-12 15:13:01

问题描述:

重足而立基础解释,跪求好心人,帮我度过难关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8-12 15:13:01

重足而立基础解释】“重足而立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出自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项王瞋目而叱之,赤泉侯人马俱惊,辟易数里。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。……韩信使人问曰:‘将军何不以重足而立?’”这里的“重足而立”原意是指两脚并拢站立,形容非常紧张、害怕或恭敬的状态。

在现代汉语中,“重足而立”多用于形容人在面对强大压力、权威或危险时,感到极度紧张、不敢轻举妄动的状态。它强调的是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,常用于描述对某人或某种情况的敬畏之情。

一、成语解析

项目 内容
成语 重足而立
拼音 chóng zú ér lì
出处 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基本释义 脚并脚站立,形容非常紧张、害怕或恭敬的状态
用法 多用于书面语,表示对权威、强者的敬畏或恐惧
近义词 战战兢兢、惶恐不安、肃然起敬
反义词 镇定自若、从容不迫、无所畏惧

二、使用场景举例

场景 使用示例
对上级或长辈 在领导面前,他总是重足而立,不敢有丝毫懈怠。
面对危险 突然听到枪声,他吓得重足而立,动弹不得。
表达敬畏 见到这位名人,他不由自主地重足而立,不敢靠近。

三、常见误区

- 误解为字面意思:有人误以为“重足而立”是“双脚重重地站着”,忽略了其背后的心理含义。

- 滥用场合:该词较为正式,不适合用于日常口语交流中。

- 混淆近义词:如“战战兢兢”更强调恐惧,“肃然起敬”则偏向于尊重与敬仰。

四、总结

“重足而立”是一个具有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的成语,适用于表达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状态。理解其真实含义有助于在写作或表达中准确运用,避免误解。通过表格形式,可以更清晰地掌握其结构、用法及适用范围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