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心宽体胖,出自什么?】“心宽体胖”是一句常见的成语,常用来形容人心胸开阔、心情愉快,从而身体也变得轻松、安逸。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成语的出处和原本的意思。
一、
“心宽体胖”最早出自《礼记·大学》:“富润屋,德润身,心广体胖。”这里的“胖”读作“pán”,意思是“安泰舒适”。原意是指人内心宽广、心境平和,自然会感到身体安适。后来在长期使用中,“胖”被误读为“pàng”,并逐渐演变为“心胸宽广,身体发胖”的意思,这与原意有较大偏差。
为了更清晰地展示这一成语的来源和演变过程,以下表格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整理: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心宽体胖 |
出处 | 《礼记·大学》 |
原文 | “富润屋,德润身,心广体胖。” |
拼音 | xīn kuān tǐ pán(注:此处“胖”应读作“pán”) |
原意 | 心胸宽广,身体安泰舒适 |
现代常见误解 | 被理解为“心宽导致身体发胖” |
“胖”的正确读音 | pán(表示安泰、舒适) |
常见错误读音 | pàng(误读) |
二、补充说明
“心宽体胖”作为一句成语,在现代生活中被广泛使用,尤其是在形容一个人心态好、生活幸福时。然而,许多人忽略了它最初的出处和真正含义。了解成语的本义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文化瑰宝。
此外,成语的演变往往受到语言发展、习惯用法等因素的影响,因此在学习和使用时,结合历史背景和语言演变来理解,才能更加准确和深入。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“心宽体胖”不仅是一个表达情绪状态的成语,更是中华文化中关于身心关系的一种体现。了解其出处和本义,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中更加准确地使用这句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