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】《二十四孝图》是中国古代流传的一部讲述孝道故事的书籍,内容源于东汉时期蔡邕所编的《独断》,后经历代文人整理、增补,最终形成二十四则关于孝行的故事。这些故事通过生动的情节和感人的事迹,宣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的“孝”文化,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以下是《二十四孝图》的主要
序号 | 故事名称 | 主要内容简述 |
1 | 孝感动天 | 舜帝以孝行感动上天,耕田时有象来耕,鸟来耘,最终被尧选为继承人。 |
2 | 亲尝汤药 | 汉文帝刘恒亲自为母亲煎药,尝药温凉,确保母亲服用安全。 |
3 | 啮指痛心 | 曾参因母亲咬手指而感应疼痛,及时赶回,体现母子心灵相通的孝心。 |
4 | 卧冰求鲤 | 王祥为继母在冰面下捕鱼,以孝心感动天地,冰裂得鲤。 |
5 | 拾葚供亲 | 蔡顺在饥荒中拾取桑葚供奉母亲,将黑桑葚留给母亲,自己吃红桑葚。 |
6 | 埋儿奉母 | 郭巨为节省粮食养母,决定埋掉儿子,后挖出黄金,得以救母。 |
7 | 扇枕温衾 | 黄庭坚为母亲扇枕驱蚊,冬天用身体暖热被褥,以尽孝道。 |
8 | 拒食奉母 | 朱寿昌辞官寻母,历经多年终于找到,不食不眠,只求母安。 |
9 | 行佣供母 | 江革为养母卖力劳作,即使受辱也不怨恨,只为让母亲过上好日子。 |
10 | 母病思鱼 | 张清欢为母亲生病想吃鱼,夜深冒雪到河边钓鱼,感动渔夫相助。 |
11 | 刻木事亲 | 丁兰因思念父母,刻木像供奉,每日祭拜,以示孝心。 |
12 | 乳姑不怠 | 郑义娘为年迈婆婆哺乳,坚持三年不怠,体现孝顺与慈爱。 |
13 | 恤孤念母 | 刘恒为照顾孤儿,不忘母亲之恩,常怀感恩之心。 |
14 | 闻雷泣墓 | 王裒因母亲惧怕雷声,在母亲墓前哀哭,风雨雷电都不避。 |
15 | 拊鼓劝父 | 鲁义姑为劝父亲不要杀幼弟,不惜自残,以孝感化父亲。 |
16 | 贯高忠孝 | 贯高为救主而死,其母不弃,守孝至终,展现忠孝两全。 |
17 | 陆绩怀橘 | 陆绩年幼时带橘子给母亲,虽被责骂仍坚持孝心,后成大器。 |
18 | 子路负米 | 子路为供养双亲,远行背米,不辞辛劳,体现孝道精神。 |
19 | 郭巨埋儿 | 郭巨为养母,决定埋掉儿子,后遇奇迹,得到黄金救母。 |
20 | 王裒泣墓 | 王裒因母亡而悲痛,每逢雷雨便在墓前哭泣,表达深切孝心。 |
21 | 孝女曹娥 | 曹娥为寻找父亲遗体,投江寻父,最终感动天地,被后人敬仰。 |
22 | 汝南孝子 | 李密为祖母侍疾,辞官不仕,以孝名传世。 |
23 | 陈实待客 | 陈实以孝道待客,虽家贫仍礼待宾客,体现孝与仁并重。 |
24 | 孝友张元 | 张元兄弟和睦,兄长病重,他日夜侍奉,终得善报。 |
《二十四孝图》不仅是古代孝道文化的代表,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家庭伦理的高度重视。虽然部分故事带有夸张或迷信色彩,但其所传达的孝心与亲情,至今仍具有教育意义。